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材料二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一大党纲中规定:“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都可以接收为党员,成为我们的同志。”从此互称同志在党内成为习惯,并扩大到党员和非党员之间。新中国成立后,“同志”成为全国人民最流行最亲切的称呼。1959年8月3日,毛泽东建议党内一律用同志称呼,不要以职务相称。

材料三时代的变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称呼也悄悄跟着变化。从“同志”到“师傅”,从“先生”“小姐”到以职位相称,再到上级都被叫作老板,这些变化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1)材料一在称呼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2)材料二与材料一在称呼上有何相似之处?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社会的称呼出现了多样化的现象,你是如何认识的?

 

(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民主、平等等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2)都体现了平等的思想。 (3)称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社会上多样化的称呼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 【解析】(1)材料一中的称呼变化是指由“大人、老爷等名称”到“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上述变化的原因发生在1912年,结合所学这一时间的相关史实可知,是由于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立中华民国;民主、平等等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 (2)材料二中的称呼是“互称同志”,这与材料一中所说的“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都不是强调等级和身份地位,而是体现了平等的思想。 (3)材料三中“从‘同志’到‘师傅’,从‘先生’‘小姐’到以职位相称,再到上级都被叫作老板”的称呼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社会上多样化的称呼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元化、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京师同文馆内学习外语的师生。图中教师是洋人,西装革履;学生拖着辫子,学的是英语。这表明

A. 外国列强开始操纵中国的教育

B. 中国社会的习俗渐趋文明开化

C. 近代教育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

D. 洋务教育专注于培养翻译人才

 

查看答案

1912年《申报》刊文描写当时的公务员:头戴外国帽,脚踏软皮鞋,吃西菜,住洋房,点电灯,卧铜床,以至台灯、面盒、手巾、痰盂、便桶,无一非外国货,处处仿效外国人。这反映了:

A.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 民族工业日渐萎缩

C. 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D. 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查看答案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91日《解放日报》)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材料中促成婚姻态度转变的社会条件不包括(    )

A. 社会制度的变革    B. 社团组织的支持

C. 法律保障    D.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为此,立宪 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剪发易服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

A. 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

B. 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

C. 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

D. 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60年代初期流行“人民装”,“文革”时期流行绿军装,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更加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的这种变化体现出

A. 外来文化对传统服饰的冲击

B. 人们生活观念的个性化

C. 政治制度决定服饰取向

D. 爱美实用是人们的天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