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嘹望,违者死无赦。
材料三 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富源的竞争热,——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中出现了什么现象?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清政府实行何种政策?如何评价该政策?
(3)据材料三回答"地理上的发现"所指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它对世界的主要影响如何?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成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实现“统一”的主要方式是 ( )
A. 西方的殖民扩张 B. 东方的借鉴学习
C. 正常的文化交流 D. 人才的流动
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价上涨了5倍,英、法、徳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这里有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这种现象 ( )
A. 造成社会动荡,损害国际贸易 B.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C. 增加生产成本,阻碍经济发展 D. 表明西欧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 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 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 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他不是靠近海岸航行,而是远离海岸,这样既无浅滩之险,海风又吹得强烈而均匀。他在安全地到达预定的纬度(即与好望角相同的纬度)时,便朝正东方向驶去,终于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岸航行……从而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这里的“他”指的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 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 B.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 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 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