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更不知“天子”。这表明分封制
A. 促成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B. 强化了宗法体制
C. 容易导致国家分裂割据
D. 巩固了西周统治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A.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B. 周王长子
C. 诸侯长子
D. 卿大夫嫡长孙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
A. 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 个人观念的淡漠
C. 专制王权的强大
D.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西周孝的对象为祖先考妣(不包括健在的人),孝的形式是祭祀,以不断强化祖先权威和同出一祖意识,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至春秋,孔子倡导的孝的基本形式是侍奉父母,将孝下移至庶人,为人子者都是孝的主体。这种变化反映出( )
A. 父权挣脱宗权 B. 宗法观念淡漠 C. 礼乐制度瓦解 D. 小农经济确立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种继承制度在政治上给西周带来的最不利影响是( )
A. 权力世袭制度渐渐消亡 B. 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行消灭
C. 贵族普遍地转化成庶人 D. 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说明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
A. 嫡长子继承
B. 兄终弟及
C. 大宗与小宗对立
D. 神权与王权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