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1975年9月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讲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为此,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政府逐渐( )
①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②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
③实行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④制定了《义务教育法》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B. 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C. 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D.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 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 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 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 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严复曾说:“牛有牛的‘体’和‘用’,马有马的‘体’和‘用’——牛之‘体’决定了它有负重之‘用’,马之‘体’决定了它有致远之‘用’;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好比要求‘以牛为体’来求马之‘用’。”主要批评了洋务派
A.师夷长技不合国情
B.对西方的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C.目的是巩固清朝专制统治
D.违背了近代化的历史潮流
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
B. 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
C. 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
D. 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在评论马丁·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
A.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B. 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
C. 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
D. 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