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日本侵占中...

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是因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李顿认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的依据是(  )

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

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     D.中国的革命运动

 

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绥靖政策这个重要知识点的精确掌握,难度不大。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并非中国引起,A项本身错;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说法错误,华盛顿体系并未束缚住日本,即B项本身错;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不符合史实,即C项本身错;D.中国的革命运动对日本有打击作用。故此题应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促使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A. 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

B. 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

C. 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

D. 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查看答案

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A. 德国吞并奥地利

B. 《慕尼黑协定》签订

C.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

D. 德国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查看答案

法西斯德国吞并的第一个主权国家是

A. 波兰

B. 捷克斯洛伐克

C. 西班牙

D. 奥地利

 

查看答案

《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是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②具有反共产主义的因素

③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

④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人类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不断改变世界面貌和人们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材料二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材料三新中国落实农村民生问题的实践

时间

1950—1952年

1953—1956年

1958—1978年

1978年至今

实践

土地改革

 

人民公社

 

内容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影响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解放了生产力。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生产方式的特点。

(2)材料二中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中国近代民族企业除表中所列之外还有哪一类?并举出一个代表性的企业。中国第一家民办机器厂发昌机器厂是方举赞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上海创建,此厂创办的主要原因条件有哪些?

(3)运用所学知识,将材料三中表格填写完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