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早期,我国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关注更多的是从阶级本质出发,意识形态色彩较浓。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者们以科学的态度来研究西方政治制度,无论在体系结构还是在制度分析上较80年代都有很大进步。史学研究出现此种变化是
A. 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原则的需要
B. 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需要
C. 全面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需要
D.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A. 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B. 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C. 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 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由古至今,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摘编自《中国历史文选学习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以总员四分三以上出席,得票满投票总数三分二以上者为当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中国现代化从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华民国成立之初政治制度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由哪些基本制度构成。
(4)依据上述材料,指出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基本轨迹和大趋势。
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曾经代行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
B. 人民民主原则最早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C.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随着新中国建立就开始实施
D. 中共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
建国初,我国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都得到了确认。这是因为三大政治制度
A.具有人民性、民主性特点 B.有利于建立联合政府
C.体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 D.有利于实现民族团结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制定,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随后一系列法律、法令相继出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时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识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
A. 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
B. 完善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
C.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保障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