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5月15日,陈云在写给毛泽东的信中提到教训时说:“……把生产数字定得少一点(实际是可靠数字),会泄气,我看也不见得。正如少奇同志在政治局讲的,定高了,做不到,反而会泄气。”据此,你认为上面的应该是( )
A. 高速度 B. 高指标
C. 浮夸风 D. 共产风
下图《荒山欠我万担粮》反映了建国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状况。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 它记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
B. 该生产方式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C. 它与中共八大的思想相背离
D. 它客观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
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
A.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规律看,认为( )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这段文字中看不清的“( )”处应该是
A. “一五”计划 B. 三大改造
C. “大跃进” D. 人民公社
2013年是深圳特区成立33周年,深圳曾创造了我国改革史上的多个“第一”,如“炒鱿鱼”、打破“铁饭碗”。“铁饭碗”(下图所示)形成于
A.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B. “大跃进”运动发起时
C. 建国初土地改革时
D. 改革开放的初期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A. 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 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 经济落后,物资匮乏
D. 经济建设屡遭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