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苟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

《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苟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  )

A. 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 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

C. 说明手工商业在家族之间传承

D. 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

 

B 【解析】材料信息“工之子恒为工。”、“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等体现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封闭传承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主旨;材料未体现出家庭手工业的地位,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A.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 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 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查看答案

考古工作者在湖南、江西、河南、陕西、江苏等地区都陆续发现了许多春秋中后期的铁制农具,这表明当时(  )

A. 冶炼技术已较为成熟    B. 冶铁业规模宏大

C. 农业生产技术有较大提高    D. 南北经济发展平衡

 

查看答案

宋高宗时,叶梦得上奏随,“朝廷见收买木棉、虔布万数不少”;南宋后期的谢维新说:“今世俗所谓布者,乃用木棉或细葛、麻苎、花卉等物为之。”此后,我国中原地区衣被原料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材料表明在南宋时期

A. 中原地区足棉花主产区域

B.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棉花已经取代丝麻成为衣被原料

D. 衣被原料的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易系辞》记载:“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对该材料的解读不准确的是

A. 说明了先民种植农作物的成功实践

B. 耒耜是小农经济时代的生产工具

C. 反映了“刀耕火种”原始耕作方式

D. 生产工具尚处于石器、木器时

 

查看答案

宋代陈旉的《农书》中提出:“土壤气脉,其类不一,肥沃硗埆,美恶不同,治之各有宜也。……虽土壤异宜,顾治之如何耳,治之得宜,皆可成就。”而治的关键在于用粪,当时人们把依据土壤的不同性质而用粪来加以治理称为“粪药”,意思就是用粪如同用药。由此可以看出

A. 我国农业生产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C. 统治者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

D.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放和利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