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于1923年创办华商上海海水泥厂,生产的象牌水泥在上海等地取得市场优势地位,但很快受到国内启新洋灰公司的马牌水泥和日本小野田水泥厂的龙牌水泥的猛烈冲击,市场上形成了象、马、龙三者的混战局面。这反映了( )
A. 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迅猛的发展
B.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C. 这种公平竞争的局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存艰难但仍勇于前行
下图是根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C.社会安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D.反帝爱国运动的大力推动
如图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上海美光染织厂的宣传广告,据此可知
①资本家重视产品及其形象宣传
②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③广告设计具有中西结合的特色
④美国自由神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
年代 | 进口火柴(万箩) | 新厂数 | 厂均资本额(万元) |
1914 | 2383.58 | 10 | 4.92 |
1915 | 2097.34 | 9 | 3.30 |
1916 | 2062.07 | 4 | 1.42 |
1917 | 1559.43 | 8 | 5.47 |
1918 | 1334.08 | 3 | 0.66 |
1920 | 848.43 | 23 | 9.67 |
对表中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直接导致了1914—1915年工业发展
B. 火柴进口量的递减影响着华商投资额的递增
C. 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
D. 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
从1888年至1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这一现象
A.扭转了中国贸易的入超局面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 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 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 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 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