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感动着古老的中国,它所反映的生活产生的根源...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牛郎织女传说”感动着古老的中国,它所反映的生活产生的根源是

A. 古代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 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 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 人们对牛郎织女遭遇的同情

 

C 【解析】“牛郎织女传说”反映的生活是男耕女织,这种生活产生的根源是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正确;ABD均不符合根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岳飞冤死风波亭以后20年,朝廷派人到江西九江调查岳飞家产,拿到一份财产清单,清单上说,岳飞在九江的时候陆续买下旱田“十一顷九十六亩三角”,水田“七顷八十八亩一角”,以及房屋“四百九十八间”。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B. 土地兼并的盛行

C. 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D. 封建政府与地主的矛盾激化

 

查看答案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宋朝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该政策实施有利于

A. 对农民的控制

B. 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减轻农民负担

D. 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查看答案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 大量的荒芜土地被开垦成为农田    B. 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C. 战争频繁及大量的人口逃亡    D.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沙俄和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百分比)

材料二苏联和沙俄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对比(百分比)

材料三1913~1940年苏联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1913年等于1)

材料四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1929年至1933年,美国的进出口额下降了70%。当时,许多昔日机器轰鸣的工厂区,变得死气沉沉、野草丛生,成为所谓的机器“墓地”。

(1)结合材料一、二,分析1913年与1937年沙俄与苏联出现图中经济状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说明苏联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3)为改变材料四所反映的状况,美国采取了怎样的具体应对措施?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与美国在经济方面所采取的共同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

伯恩斯在《罗斯福:狮子与狐狸》中这样描述:“渐渐地,国家的信用机构变得奄奄一息了。危机四处弥漫,但那是一种怪异的令人麻木的危机……它比一支入侵的军队还要可怕:它无处不在,却又无影无踪,因为它位于人们心中。它,就是恐惧。”这段材料主要描述了哪个历史事件

A. 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    B. 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

C. 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摩擦加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