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2-1890年间,我国洋纱进口量增长20.6倍,同一时期的洋布进口量增长2...

1872-1890年间,我国洋纱进口量增长20.6倍,同一时期的洋布进口量增长27%。这反映了此时

A. 洋布的质量较差市场销售不畅

B. 民族机器织布业发展迅速洋紗需求增多

C. 传统织布业仍有一定的竞争力

D.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众抵制洋布的倾销

 

C 【解析】 相比较于传统织布,洋布价廉物美,排除A;材料没有民族机器织布业的信息,排除B;实业救国思潮始于甲午战争之后,时间不符,排除D;材料表明“洋纱进口量增长20.6倍,同一时期的洋布进口量增长27%”,说明传统织布业仍有一定的竞争力,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是指

A. 外国商品垄断了中国市场

B. 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

C. 广大农民被迫与土地分离

D. 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可能会提到

①洋务运动的诱导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引进外国技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A. 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

B. 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

C. 开埠最早,自然经济瓦解最早

D. 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查看答案

1847年,英国商人的一个组织的报告书中写道:“中国人所织的白而结实的布比我们的货物贵得多。我在上海发现,由于我们的布代替了他们的布,他们的织布业已迅速下降了。”洋货冲击中国货所凭借的优势主要是

A. 经久耐用    B. 免除关税    C. 特权经营    D. 价格低廉

 

查看答案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仅 3 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 1300 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 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 10 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民用企业的兴办

A.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 增强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

D. 取代了外商企业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