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 两江闽...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 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该材料折射出

A. 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B. 清政府对近代化态度保守

C. 洋务派主张创办近代工业    D. 工业发展受到列强的制约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说明对于机器的益处每个地域的人认识是不统一的,广东地区大概是最多的,其他地区非常少,甚至包括“名卿巨公”,也才有一半人认识到了机器的益处,说明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A正确;B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直隶开平矿务局章程》中记述:“全恃官力,则巨资难筹;兼集商资,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扰;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商招股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则上下相维,二弊俱去。”这段史料

A. 印证了开平矿务局官商合办的原因

B. 揭露了开平矿务局官办的弊端

C. 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步履维艰的现状

D. 阐明了洋务运动破产的必然性

 

查看答案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二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票,引起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A. 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 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性质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D.洋务企业宣告破产

 

查看答案

如果从中国近代化的角度考查鸦片战争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  )

A. 利用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

B. 促使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

C. 促使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次高潮

D. 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

 

查看答案

《饮冰室合集》中记载:“(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有八九。”材料中的“旧工业”指

A. 传统商业    B. 传统手工    C. 传统农业    D. 民族工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