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91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决惩治“官倒”》指出:“近年来...

1991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决惩治“官倒”》指出:“近年来冒出的官倒爷,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价格双轨制,从中谋取巨额利润,导致物价横飞,市场动荡,也滋生出很严重的腐败问题,必须坚决惩治。”这从本质上说明

A. 当时中国官员腐败问题较严重

B. 苏联解体给中国经济带来动荡

C. 经济出现自开放以来的重大挫折

D. 经济体制改革须触及纵深领域

 

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利用手中的权力和价格双轨制,从中谋取巨额利润,导致物价横飞,市场动荡”,可以看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引发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和腐败问题,说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故答案为D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两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在民间,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改革开放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阶级斗争了”。面对这一局面

A. 我国全面开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

C. 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D. 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查看答案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 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查看答案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这一论述说明(  )

A.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没有本质的区别

B. 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不是区别意识形态的标准

C.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融合是最好的经济发展模式

D. 资本主义应当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应当实行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l992年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意识形态的争论再次成为社会焦点,邓小平南巡讲话打破僵局,再次掀起改革开放和建设的新高潮。”对打破“僵局”起关键作用的是

A. 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 明确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C. 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 号召“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

 

查看答案

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新思路”是指

A. 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 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C. 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 发展市场经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