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共同纲领》
“上海介四通八达之交,海禁大开,轮轨辐辏,竟成中国第一繁盛商埠。”使上海“海 禁大开”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明朝废除宰相和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相同目的是( )
A. 加强君主专制 B. 提高行政效率
C. 避免决策失误 D. 强化地方管理
秦朝中央政府中负责“执掌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的是
A. 丞相
B. 太尉
C. 太守
D. 御史大夫
《礼记·大传》云:“庶子不祭,明其宗也。”这反映了
A. 皇帝制
B. 井田制
C. 禅让制
D. 宗法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70到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铁路发展极为迅速。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70年的21万公里增加到1913年的110.2万公里,每年平均修建2万公里以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部分投资用于修建铁路,大量钢材用于轧制钢轨。……环世界的铁路网初步形成,大多数国家纳入了世界市场。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及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材料二 1875年,英国人在上海修建了长14.5公里的吴淞铁路,这是中国境内的第一条铁路。通车后,这个“破坏风水的怪物”引起了清朝保守势力的极大恐慌。1877年清政府用银28.5万两将这条铁路赎回,然后拆毁投入海中。1881年,开平煤矿请英国人设计唐山到胥各庄铁路。顽固派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振动会“损伤地脉”,最后竟不行机车,而以骡马拖拽,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
——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三 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 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修建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铁路……为总率的14%。
——周积明《最初的世纪》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世界铁路在1870到1913年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铁路建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