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世纪以来,在西欧就流行着一个传说:祭司王约翰是东方一个强有力的基督教君主。西欧的基督徒梦想和这位君王建立联盟,以便共同攻打穆斯林的势力。热心航海事业的葡萄牙亨利王子的动机除了企图夺取香料贸易之外,便是与东方的祭司王约翰联盟,发动一次新十字军运动。这则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 东西方有着相同的宗教信仰
B. 宗教改革为地理大发现提供了动力
C. 地理大发现中的宗教动因
D. 建立宗教联盟是地理大发现的根源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B. 新航路开辟引起社会关系变动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D.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和社会根源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 ( )
A. 阻碍了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B. 导致了东南沿海民生的困境
C. 保障了对外贸易出超地位 D. 推动了民向正当贸易的发展
《被误解的中国》一书对中西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区别,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做了如下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
A. 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C. 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 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嘉庆六年(1801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唯一的对外通商出口城市——广州的关税达到185万两白银。嘉庆五年(1800年)到道光九年(1829年),全国每年出口的棉布达百万匹以上,杭州的丝绸衬衫成为英国市场上的畅销品,备受英国人的靑睐。这种状况表明
A. 中国开辟了广阔的外贸市场
B. 南方地区传统自然经济瓦解
C. 岭南地区经济完全超越北方
D. 长途贩运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这则材料可以证明
A.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B. 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
C. 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
D. 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