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秋,京师禁卫平的官兵剪辫。资政院通过“剪发易服”的议案,民间闻讯,大受鼓舞,广东、京津地区、东三省、上海,香港等地“剪辫者一时风起云涌,大有不可遇制之势”。这表明
A. 剪辫易服顺应革命的潮流
B. 清政府的统治不得人心
C. 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最高
D. 晚清习俗变革的大众化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公众在外交事务上越来越积极,成为美国外交不可回避的“公众向度”。国务院一位官员不无夸张的说:“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报纸,这份报纸就是《纽约时报》,在国务院如果没有《纽约时报》是寸步难行的。”材料表明
A. 报业巨头干预政府的决策
B. 政府职能受公众制约
C. 大众传媒推动外交民主化
D. 外交呈现多元化格局
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 崇洋之风盛行
B. 有利于服装的西化
C. 淡化了传统等级
D. 交际活动增加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社会习俗开始出现于
A. 明末清初
B. 清末民初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下列有关“断发”与不缠足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
B. 二者同时被取消
C. “去辫”首先是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发生的
D. 放足受外国传教会极力宣传的影响
近代人民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
①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②西餐逐渐由通商口岸流入市镇,由沿海进入内地
③日常西式食品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
④酒茶烟等日常食品发生变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