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苏轼在宋仁宗嘉祐来年任风翔签判,认识...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苏轼在宋仁宗嘉祐来年任风翔签判,认识到过去差役弊端严重,特别是其中的衙前役,致使许多农村家庭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边远地区的百姓,遭受衙前役之苦是最重的。为此苏轼主张,各种衙役,特别是衙前役需雇之人,所需费用尽量从官府专营的坊场河渡等钱中开支,并对重难力役进行奖励;至于中等以上乡户所出的助役钱,坊郭户、官宦人家、单丁、寺观、女户等所出的免役钱,也应该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其他用途。他特别建议把它用来在戍营集中的地方买成田地,让那些戍卒在不打仗、不训练时种,这些人空闲时有事可做,就不会四处生事,而且还提供了生活所需,就像古代在边关实行屯田制度一样。苏轼的这套设想,曾于元祜二年正式上奏皇帝,但受到台谏官员王叟、上官均等人驳议,未得试行。

——据杨胜宽《苏轼兄弟役法改革异同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轼役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苏轼役法改革。

 

(1)过去差役弊端严重;百姓困苦不堪,社会矛盾尖锐;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2)苏轼主张专款专用、奖励重难力役、兵农合一;这些措施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将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北宋阶级矛盾;但未得到朝廷支持,难以实现。(答案必须有叙述有评价两个部分,否则酌情扣分,满分为 【解析】(1)本题依据材料中“过去差役弊端严重”“边远地区的百姓,遭受衙前役之苦是最重的”的信息等角度即可回答。 (2)本题依据材料中“对重难力役进行奖励”“专款专用,不能挪作其他用途”“让那些戍卒在不打仗、不训练时耕种,这些人空闲时有事可做”等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再依据材料中“不会四处生事,而且还提供了生活所需”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及缓和阶级矛盾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中西方有关史实,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一

荀子强调“隆礼”、“重法”,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不过他的“礼”并非完全沿袭孔子,他认为“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他也反对孟子言必称“三代”、盲目崇拜“先王”,而是立足现实,追求“以近知远”。他还对统治者进行告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

王充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那时,复古主义盛行,有人宣称今不如古:“上世乏人质朴易化,下世之人文薄难治”。王充则认为后代总是超过前代,比如汉代社会比周代发达。王充研究“札治”,发现“札治”与历史治乱、与人民生活有关联,他说:“仓禀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让生于有余,争生于不足。”他甚至主张“去信存食”,认为只有让人民吃饱肚子,政府才能树立信用。

——据《荀子》、《论衡》等

材料二

梁启超一生著述甚勤,对中国古典历史的研究颇深,对西方历史哲学也有涉猎。他著有

《中国历史研究法》等学术文章,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旧史学,他批评史学家将历史写成“帝

王将相的家谱”和“墓志铭”,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体而不知有群体”。但他又认为历史由英雄人物推动,“人群进化,阶级相嬗,譬如流水,前波后波,相续不断,故进步无止境”。在这一过程中,“历史者,英雄舞台也……分英雄几无历史”。他还指出“世界者何?豪杰而已矣,舍豪杰则无世界”。在流亡海外期间,他创办《新民丛报》,提出著名的“新民”一说,“新民”本是儒典《大学》中的重要概念,梁启超借用时更强调对社会、个体的革新之义。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荀子与王充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粱启超的社会历史观相比荀子、王充所呈现的新特点,并说明粱启超的社会历史主张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表是美国部分媒体和国会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使用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A. 美国社会与政府意识不同步

B. 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

C. 世界政治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D. 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查看答案

斯大林在20年代后期说:“以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绝对闭关自守,绝对不依赖周围各国国民经济的东西,这就是愚蠢之至……引进技术和设备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生产力,保证苏联的经济独立,而不是使苏联变成依赖于国际资本主义的小螺丝钉。”这些观点

A. 淡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

B. 强调独立自主和维护经济主权

C. 与列宁时期新经济政策初衷一致

D. 旨在防止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

 

查看答案

1883年,美国颁布“彭德尔顿法”,规定政府的公职人员必须经由公开考试才能任用,公职人员须接受定期考核,其任职不受总统、议员竞选等结果的影响。美国设立此法案

A. 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B. 有利于政党操控选举结果

C. 旨在缩小总统的职权范围

D. 打击了公职人员的积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