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 年 6 月 30 日,孔祥熙率领一个 9 人代表团与其他 43 个国家的 730 多位代表在这里相聚。当时, 整座森林被全副武装的军人严密封锁起来。”这次“相聚”的直接结果是
A. 确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B. 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 推动了战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他们对苏联这项事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应该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五年计划的实行
有学者指出,在 500 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
A. 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B. 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
C. 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D. 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下图是《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造成 20 世纪 50 年代末两国粮食产量状况的相同因素主要是
A. 政策指导失误
B. 优先发展工业
C. 整风运动过激
D. 自然灾害严重
下表反映了 1936-1938 年上海部分民族工业生产指数的变化(注:1936 年为 100)。关于这一时期,下 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逐步萧条②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③民族工业发展比例失调④日本侵华破坏民族工业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 1912 年 3 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 “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 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 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 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