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万到300...

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万到300万,而总的图书流通率增长了将近50%。据此推断,图书管理员可能听到借阅者说的是

A.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

B.幸好有图书馆,我中午可以打个瞌睡,晚点回公司。

C.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每天守在壁炉边收听广播。

D.幸好有图书馆,我和全家不至于冻死在街头。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1929年美国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萧条和恐慌,引发了种种矛盾,人们从书籍中寻找安慰和寄托,A项正确。当时就业形势严峻,B项错误;“炉边谈话”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一项内容,C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目中图书流通增长的信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要感谢你,赫伯特·胡佛,今天我们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今天我们行乞求食,今天我们要偷取煤炭来取暖,谁会知道我们会偷?”这首流行歌曲直接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人民

①因经济危机生活贫困

②对胡佛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③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

④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恶痛绝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美国股市崩溃和欧洲银行业危机,多个国家面临债务危机,全球商品需求逐步下降。美国政府为此采取措施,努力维持本国贸易顺差,这让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成了众矢之的。美国的这种做法可能导致

①贸易保护主义泛滥

②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③政治局势的动荡

④资本主义危机进一步加深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A. 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 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这表明经济大危机时期

A. 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而陷入动荡

B. 贫富悬殊导致工人运动高涨

C. 人们对现有社会制度产生怀疑

D. 法西斯滋长威胁到民主政治

 

查看答案

“有人通宵守在底特律职业介绍所门口;有一个阿肯色州人为了找工作步行900英里;曼哈顿6号大街某职业介绍所招聘300人,有5000人来应聘;华盛顿州有人到树林里放火,为的是人家能雇他当救火员。”材料中描述的情景出现在

A. 1922年前后

B. 1932年前后

C. 1942年前后

D. 1952年前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