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同新中国建立初期头八年相比,同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峰时期、黄金时代。”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迅速的共同原因是
A.清除经济发展中的“左”倾错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正确引领
C.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大力引进和运用 D.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61岁的原古城老居民郭承志珍藏着一张1956年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发给的“公私合营股票”,上面写着:“兹有照相业私方郭兆仁于1956年1月向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投资,经资产估价定股为人民币四千三百六十元九角七分……由聊城县福利事业公司按季付息,特此凭证,发给投资人郭兆仁”。此股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见证了
A.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 新中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
D. 新中国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提出的背景是
A.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经形成
B.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C. “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已实施
D. 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基本普及
“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坚持
A.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 计划和市场相互结合
C. 计划经济的基础作用
D. 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
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
A. 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 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城市改革刚刚起步
D. 我国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197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 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B. 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C. 意在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D. 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