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
A.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
B.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
C. 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
D. 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B. 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C. 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D. 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的理智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这表明苏格拉底
A. 倡导民主政治
B. 强调依法治国
C. 对理性的尊崇
D. 忽视集体利益
杨奎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史研究2》中曾这样评价新中国的外交政策:“这是新中国
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
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应该是( )
A. 参加日内瓦会议
B. 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实行无敌国外交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这表明
A. 国共共同抗日
B.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D. 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吴晓波在《跌荡100年》中认为,“在1919年的5月、6月间,如果没有商业团体及工人的支持,‘五四运动’仅仅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学生抗议而已。在青春激荡的天安门广场的背后,以工人和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力量就是那些起着重要的作用,却不被人注意到的‘广场背后’的人。”材料最能说明五四运动
A. 工人和企业家跃升为新兴政治力量
B. 得到先进知识分子领导
C. 是一场广泛的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D. 促使国人民族意识开始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