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
A. 消灭人的欲望
B. 维护社会稳定
C. 满足物质需求
D. 调节社会纷争
王家范教授指出: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有的宽至三米;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一河二街,有的两河交织呈十字街,有的东西南北还有小市;以开设的商铺计,有的仅数十家,有的数百家、近千家。上述材料可以表明江南市镇
A.名不副实,多为草市
B.统一规划,特色鲜明
C.形态不一,功能不同
D.因地制宜,自然生成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A. 土地租有制的确立
B. 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天圣元汗(1023年),薛田任益州知州后,“废交子不复用,则资易非便,请官为置(交子)务,禁民私造。”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发行纸币的官办机构——“益州交子务”就此诞生。其时官方发行交子是
A. 为了加强政府对商业的管理 B. 世界上最早纸币出现的标志
C. 胶泥活字印刷术进步的结果 D. 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实施“告缗”政策,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财产的商人,告发者可以得到没收物品的一半作为奖励。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产”。这反映出
A. 汉代普遍实行严苛的重农抑商政策 B. 商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 政府缺乏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理念 D. 打击偷税漏税是政府的主要职责
在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仰韶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同时,各地都发现有许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据此可知当时
A. 纺织技术日臻完善 B. 生产工具来源多样
C. 陶器制造十分发达 D. 手工行业分工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