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模仿”有可能是指
A. 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B. 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
C. 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英国史学家伊恩·格雷认为“斯大林统治中那些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部分,根子就在俄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和观念中,它们作为俄国传统的一部分被斯大林接过来了”。这里的“斯大林统治中那些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部分”主要是指
A. 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化建设
B. 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政府对经济的高度控制
C. 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力量
D. 建立集体农庄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
苏(俄)联某领导人指出:“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就是用在农业中培植资本主义的方法使农业成为大农业……另一条是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农业中培植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是没有而且不可能有的。”这一论断
A. 是对苏联国情的准确概括 B. 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要求
C. 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D. 不利于苏联农业经济长期发展
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 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 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 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 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我看到了末来,它行得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反映了斯塔夫里阿诺斯
A. 强调全世界都要用苏联模式 B. 从全球视野看待斯大林模式
C. 主张用社会主义来改造西方 D. 认为苏联与西方应相互借鉴
20世纪前半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推进,使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跃升为工业化强国,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大危机中一片混乱。而罗斯福借鉴了苏联管理经济的成功经验,也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起来。材料中的“成功经验”指的是
A. 战时集中国力的非常措施
B.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C.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 国家经济计划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