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苏联农村爆发了粮食收购危机,国家采取从富农手中强行征购粮食的非常措施;粮食收购危机的爆发,断绝了用出口粮食换购工业设备实现工业化的方式。为了不使整套以工业化为先导的现代化战略破产,苏联实施了
A. 余粮收集制
B. 固定粮食税
C. 农业集体化
D. 部分私有化
苏联史专家闻一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他一定要以动员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让社会自我牺牲地为苏联效劳。下列属于“社会自我牺牲”策略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管理权下放原则
C.物质利益原则 D.农业集体化政策
(题文)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 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 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 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 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和新经济政策的相似之处是
A. 国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B. 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都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D. 后来都发展成为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当时“模仿”有可能是指
A. 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
B. 人民资本主义的推行
C. 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英国史学家伊恩·格雷认为“斯大林统治中那些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部分,根子就在俄国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历史和观念中,它们作为俄国传统的一部分被斯大林接过来了”。这里的“斯大林统治中那些与西方格格不入的部分”主要是指
A. 有计划地进行工业化建设
B. 权力的高度集中和政府对经济的高度控制
C. 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力量
D. 建立集体农庄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