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中)
材料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全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
西汉时期 | “丝绸之路”开通,丝绸销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开通了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通道。 |
唐朝时期 | “海上丝绸之路”以瓷器为主要商品,又称“瓷路”。 |
宋元时期 | 商品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远销东亚、南亚、西亚、东欧、北非等地区,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
明朝时期 | 实行“海禁”政策,推行朝贡贸易。 |
鸦片战争后 | 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处于从属地位。 |
改革开放 以来 |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参与国际竞争;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拓展同欧亚大陆国家在各领域的互利合作; 2015年,亚投行的建立与运行,对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和赢得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更大话语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一在明代,士大夫与皇帝发生冲突,其政治诉求不限于统治上层,而在于对民生、民风问题的深刻关切,展现出关怀民间社会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对,明代皇帝虽亦有许多敬天保民的言论,但是通观其政治实践,却时常展现出皇帝至尊、朕即朝廷的理路,展现出一种私天下的取向。“礼”被抗争之臣反复提及,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礼”与“理”二者相通,士大夫据“礼”成“理”,持守理在君上的政治价值观。明代士大夫虽因职官不同,具体政治诉求不一,但就朝廷公共权力分配这一角度看去,都指向反对皇权专制极端化,主张君臣分职、共治天下。臣的这种诉求,并不是要求“虚君”,也远没有走到近代革命党人要求确立分权体制的程度,而是一种臣在文化层面对自身政治权力的正当性确认与有效性的期待。
——摘自李佳《论明代的君臣冲突》
材料二时务学堂师生问答
杨树谷(学生)问:“孟子曰:‘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读书至此,不免有疑。夫委贽为臣,当临难无苟免,何得不谏君于过,而竟以去云乎哉?虽曰当时人主不足以有为,而臣道之不可不尽也明矣。孟子之意究竟何如?”
教习梁(启超)批:(记)曰:“非特君择臣也,即臣亦择君。”又曰:“君使臣以礼。”夫臣者也,与君同办民事者也……六经之中,言此等道理者极多,绝不为怪异也。自秦以后君权日尊,而臣之自视,以为我实君之奴隶。凡国事之应兴应革,民事之应损应益,君之所为应直谏犯颜者,而皆缄默阿谀为能,奴颜婢膝以容悦于其君,而“名节”二字扫地尽矣。至于今日,士气所以委靡不振,国势所以衰,罔不由是。此实千古最大关键矣。其亦未闻孟子之大义焉耳!
——摘编自梁启超《自立:梁启超论人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君臣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说明梁启超是如何论证孟子关于君臣关系思想的。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时务学堂师生以此为题展开讨论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君主权力的认识
俄国学者苏汉诺夫指出: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苏汉诺夫旨在
A. 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
B. 说明俄国革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C. 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
D. 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下列表格为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据此可知19世纪末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国家 | 增加的土地(万平方英里) | 增加的人口(万人) |
英国 | 425 | 6600 |
法国 | 350 | 2600 |
德国 | 100 | 1300 |
俄国 | 50 | 650 |
比利时 | 90 | 850 |
A. 整体世界的形成
B. 殖民扩张的需要
C. 工业文明的发展
D. 原始资本的积累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初等学校的必修课程教科书中就有强调:“一百年前,法国由一个国王统治,今天,它已经是一个共和国了”;“自1870年起,共和政府就是法国合法且永久的政府”;“人民主权的共和国优于王权无任何限制的专制王朝”。以上材料最能反映出当时法国
A. 反对专制成为社会共识
B. 共和制成为国民的追求
C. 政府通过教育强化共和意识
D. 学校不再教授封建社会历史
17--18世纪欧洲的自然神论者认为,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自然神论者提出的观点
A. 宣扬了信仰得救的原则
B. 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
C. 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形成
D. 有利于理性精神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