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 众人集...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 众人集体生产    B. 田庄规模生产

C. 个体农户耕作    D. 官府募民耕作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均田制的内容及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是奴隶社会井田制下的奴隶劳动方式;B项是土地兼并下田庄的生产模式;D项是屯田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在均田制下,政府把土地按户或人口分给农民使用,因此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个体农户耕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查看答案

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如下观点:

观点一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是中国)的奇迹。

观点二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观点三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发生在西方(欧美),而是发生在东亚,日本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韩国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正在紧随其后。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你是否支持观点一?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2)观点二中“北大西洋的胜利”包括了西欧的发展,请概括指出自19世纪初到1945年西欧发展的主要原因。

(3)观点三肯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对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评论,观点三明显忽视了西方的作用。请结合史实说明,西方国家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查看答案

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球时报》2014-07-23

材料二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坏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的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材料三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

——《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

材料四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

——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

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资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体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查看答案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A. 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 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C. 实现了自由贸易

D. 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查看答案

世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竞争政策和环境等,都是最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入WTO多边贸易谈判。这表明

A. 区域化成为全球经济的动力

B. 区域化推动了全球化

C. WTO与区域经济集团目标一致

D. 全球化离不开区域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