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A. 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 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 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这首《兰花草》是1919年胡适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归国后写的,就当时社会背景以及胡适的理想而言,“兰花草”比喻的是
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 师夷长技以自强
C. 民主与科学
D. 经世致用
一份杂志强调要“去遗传的科举思想,进於现世的科学思想;去主观的武断思想,进於客观的怀疑思想”。这份杂志最可能是哪一时期的产物
A. 立宪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 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 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 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涵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 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这件事表明孙中山
①把反帝主张视为国民党“一大”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斗争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完全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④
1920年11月,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以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
A. 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
B. 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
C. 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
D. 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