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太平天国起义,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56年“天京事变”,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短短十四年间,太平天国经历了发生、发展、全盛到衰败,最终灭亡。导致太平天国最终“悲剧”的重要原因是( )
A. 斗争的战略决策失误 B. 统治阶层思想腐朽堕落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无法突破阶级局限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割地赔款的条款答应得十分“爽快”,但是对于外国要求的中外互派大使等外交事宜却一拖再拖,迟迟不肯答应。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中国地大物博的心理
B. 近代外交的不公平性
C. 天朝上国观念的作祟
D. 华夷观念的彻底改变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A.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 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 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觉近代化
D. 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
美国宪法在前言的第一句话就清楚表明,制定宪法的主体是“合众国人民”,而不是君主或某个贵族阶级。这说明( )
A. 宪法体现人民主权原则 B. 立法权属于全体人民
C. 联邦机构要对人民负责 D. 美国开近代民主先河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野心必须用野心来对抗”。符合其观点的举措是( )
A. 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B. 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 确立分权制衡原则 D.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一举措
A. 标志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B. 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C. 表明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D. 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会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