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一年(637年)以后,在朝廷决策工作中,把宰相参议朝政改为由宰相议定朝政,然后奏闻,皇帝行使批准权。建立起“皇帝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相结合的新的中央集权的体制。政事堂集议也就是宰相决策会议,成了御前决策会议之外的另一个高层次的决策会议。此种宰相决策会议既以“议定朝政”为职任……它可以充分发挥作为皇帝幕僚的集体宰相的作用,并对三省分权制具有协调的功能,克服了此前存在的由于中书省与门下省分掌出令和封驳以致造成各持己见争论不休或者相互依违知非不举的弊端。
——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
材料二 (北宋)从太祖开始,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将权力集中于皇帝,削弱了各级长官的权力。为防止宰相专权,设置了参知政事和枢密使,以分散其权力。在北宋前期,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分管民、军、财政,三者鼎立,彼此不相知。
——白钢《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概括唐朝中央机构的特点及其积极意义。
(2)据材料一、二,概括比较唐宋中央机构的异同。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你认为当今中国深化政府改革应该借鉴唐宋的哪些经验?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C.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歌手王少峰在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乡愁”的背景是海峡两岸的分离 B. “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C. “太痛”说明两岸人民都渴望统一 D. “太美”表明两岸都接受“一国两制”
1986年4月,电影《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香港。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上文中大陆对台政策调整体现在
A. 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B. 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C.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D. 大陆成立了“海协会”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1年发布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匾联的指示》,废除了带有侮辱性的称谓、地名等。这一做法( )
A. 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C. 巩固祖国统一局面的主要手段 D. 主要是为了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第二十一届全国政协好新闻评选揭晓,参评主题特色鲜明,政协特色突出,充分展现了各级人民政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材料中“政协特色”理解正确的是( )
A. 审核并通过宪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 B.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的管理
C.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D. 充分发挥人民代表的权力与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