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四库全书》,关于“平均赋役”“均平徭役”“均赋税”“平差役”一类的提法,出现有900多次。如《金史》记载,金朝大定年间,就有连续几次的均平赋役的政策和做法。这些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A. 凸显均平意识
B. 保护租佃经济
C. 维护小农经济
D. 增加财政收入
2010年11月11日,英国伦敦一家拍卖行中,一个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该瓷瓶的制造年代最有可能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 当地人用铁犁牛耕劳动 B. 丝绸、白瓷、唐三彩是常见的商品
C. 粉彩瓷、活字版佛经深受欢迎 D. 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考工记》中提到:“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田车之轮六尺有三寸,乘车之轮六尺有六寸。六尺有六寸之轮,轵崇(车轴端)三尺有三寸也。加轸(车厢底部的横木)与轐(车厢与车轴间的木块)焉,四尺也。人长八尺,登下以为节(即方便上下车)。”这表明在当时手工业生产过程中
A. 社会发展推动了行业内部分工
B. 为满足市场需求采取定制生产
C. 冶铁技术进步促进了工艺发展
D. 采用标准化生产并兼顾人性化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士兵和市民共同对抗政府向市民征收房产税和扩大交易税,抗税逐渐成为市民的一种斗争方式。为了抗税,唐朝后期多次发生市民拦截宰相,甚至殴击宰相的事件。这客观上反映了
A. 城市经济的发展
B. 商人地位的提高
C. 朝廷官员的腐败
D. 唐朝的日趋没落
中国古代由个人撰写的四大农书中,其中三部出自山东,即西汉末年氾胜之(今山东曹县人)的《氾胜之书》、南北朝贾思勰(今山东寿光人)的《齐民要术》、元代王祯(今山东东平人)的《农书》,加上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山东在我国古代曾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B. 山东发达的文化影响
C. 山东地方官员重视农业
D. 山东在古代始终是中国的经济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