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工商业奴隶主日益获得...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工商业奴隶主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哪一改革的评价

A. 梭伦改革

B. 克利斯提尼改革

C. 伯里克利改革

D. 议事会改革

 

A 【解析】从材料“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改革的内容之一是根据财产的多寡划分等级,不同的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对梭伦改革的内容的叙述,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最古老的飞天传说——“嫦娥奔月”的故事终于在2007年变为现实。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恒,为避帝讳改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映出(  )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汉文帝的尊敬

 

查看答案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左传·桓公五年》)这反映了

A. 周王室的衰微

B. 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C. 分封制的崩溃

D. 阶级矛盾的尖锐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可﹒波罗出身于威尼斯的商人家庭,17岁时随父亲和叔叔沿陆上丝绸之路东行,历时四年,长途跋涉,于1275年到达元朝大都(今北京)。他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信任,出任元朝官职。侨居中国17年。在此期间,他奉命出使世界各地,足迹遍布中国南北,后奉命护送元朝阔阔真公主出嫁伊利汗国,于1291年从泉州启程,经海路到波斯,完成使命后返抵威尼斯。随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游历中国和东方诸国的见闻,由狱友鲁斯蒂谦笔录成书,名为《世界的描述》,中译本作《马可﹒波罗行纪》。该书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个富庶而神秘的东方世界,问世后在西方引起轰动。据说,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遍地黄金的东方大国产生由衷的向往,从而坚定冒险远航的决心。西方学者莫里斯﹒科利思认为,该书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可﹒波罗游历东方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马可﹒波罗行纪》。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87年,基督教传教士傅兰雅、狄考文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至1890年共编出教科书98种。1897年,师范生陈懋治等人合编《蒙学读本》,“是为我国人自编教材之始”。1898年吴稚晖等人在无锡亦自编教材,凡分七编。“前三编,就眼前浅近之物,引起儿童之兴趣。四编专重德育。五编专重智育,采辑子部喻言。六编注重作文修辞。七编选史汉诸子及唐宋名家论说。”庚子以后,随着大批日文西书的译介,特别是成套教科书的引进,经过许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中国新式教科书的体系才真正建立起来。其间,商务印书馆和文明书局做出了重大贡献。1906年,学部公布审定通行的教科书名单,蒙学教科书主要为文明书局所出。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蒙学教科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蒙学教科书发展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汉(公元前

221~220年)

秦汉实行郡县制

秦朝统一文字

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

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秦汉时期丝绸、造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领先世界

汉朝出现《氾胜之书》

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罗马帝国(公元前

27~476年)

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主和将军集中

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

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

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

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先进

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业》

海外贸易发达

确定基督教为国教

 

 

——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

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