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

新中国成立以后,依据根据地的教科书制度,我国将全国教科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权全部收归中央;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负责中小学教科书的编篡和发行,并建立完善的“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这些举措

A. 有利于强化国家意志

B. 促进了义务教育的普及

C. 肃清了传统教育思想

D. 建立了真正的人民教育

 

A 【解析】将教材编写权力收归中央体现出教育要符合国家思路,体现国家意志,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教材的编写与义务教育的普及无关;C选项错误,“国定制”教科书编审制度并不代表对传统教育思想的否定;D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体现出的是国家的影响,而不是人民教育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是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利用,无组织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毛泽东在文中主要调强中国

A. 以坚持中心城市暴动的必要性

B. 大力组织工人运动的必要性

C. 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D.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

A. 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

B. 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

C. 吸取了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

D. 侧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查看答案

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  )

A. 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

B. 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认识

C. 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

D. 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

 

查看答案

下图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 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 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 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 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查看答案

铜活字印书在明代曾盛极一时,大体上是海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辛德勇教授的最新研究指出,由于明朝铜资源紧张,原料昂贵,以及铜的硬度太高,中国过去缺乏大量刻制铜字的技术手段,事实上明朝并不存在铜活字印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史料实证贵在独树一帜    B. 研究者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C. 历史研究无法达成共识    D. 历史研究的结论可以争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