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学“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实学以“经世致用”为价值核心,在批判程朱理学“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明末以后,孕育着一种自我批判、自我否定的理性自觉之潮流,滋生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争取个人幸福与利益的启蒙意识,涌动着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从而显露出可贵的人文启蒙思想的微熹。

——余和祥《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

(1)据材料一,分析明清“实学”对当时社会思想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材料三1840年中国社会进入近代时期,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在西方各种思潮传入影响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近代思潮勃然兴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制度性因素,也包括精神性因素”……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

——孟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变迁的社会原因初探》

(3)依据材料三概括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思想交锋。第一次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摘自沈宝祥《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的表现。

(5)综上,请你谈谈对思想变革的认识?

 

(1)影响:促进了朴实学风的兴起;启迪了个性自由与解放的启蒙意识;为社会注入了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 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2)差异:文艺复兴:强调人性;未摆脱神学观。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强调科学。 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自然科学的发展。 (3)特点:思想近代化起步;思想的多元化;传统思想的束缚。 原因: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思想的传入;崇实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4)表现: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推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摆脱姓“社”姓“资”束缚,为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提供舆论准备。 (5)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解放;思想体现时代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 【解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潮流和欧洲历史上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明清“实学”对当时社会思想产生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大力提倡实事求是之学”“滋生着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争取个人幸福与利益的启蒙意识”“涌动着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这种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回答。 (2)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文艺复兴“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和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等信息分析归纳得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应当联系时代背景,从资本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等方面来回答。 (3)1840年后中国思想界变化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这些变化使近代思想界也开始了它近代化的历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同时‘中国社会的特定的历史土壤……从根本上限制、影响与规定着不同时期人们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和格局’”等信息概括归纳得出。这一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变化的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思想的传入和崇实致用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来回答。 (4)两次思想解放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的表现,应当联系所学,分别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和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影响来回答。 (5)对思想变革的认识可以联系所学或根据对材料信息的分析,从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解放和思想体现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来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学者麦克尼尔在《西方的兴起》一书中指出“他们把比较熟悉、前后联系着的事物的各个部分随意放置,然后精心地把它们组合成各种新的图案,使之看不出与任何外部现实有什么相关的内容。因此,看来就好像一些非同寻常的敏锐灵感,以象征他们艺术未来的方式,预示了西方文明新政治制度的崩溃即将来临”。下列作品中符合该描述风格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文学领域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重要变化,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其中重要的文学流派。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 揭露社会黑暗面

B. 鼓吹暴力革命

C. 真实地再现历史

D. 塑造英雄形象

 

查看答案

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

A. 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

B.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C. 在发展中呈现融合性

D. 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

 

查看答案

“电子学革命将我们带入了计算机时代。同时,光子学的革命也将我们带入信息时代。它们改变了我们的世界,科学革命为这个世界带来了的福音,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为电子学和光子学提供理论基础的是

A. 经典力学

B. 相对论

C. 量子论

D. 生物进化论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 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 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