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了锡安主义运...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了锡安主义运动,提倡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国家。“一战”后期,战局陷入僵持状态,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意识到锡安主义者在各国的广泛影响,都希望得到该运动的帮助。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外交大臣贝尔福一方面都较为同情锡安主义运动,另一方面考虑到既能结好在美苏两国根基颇深的犹太人力量,又可让犹太复国主义这支背景深厚的政治力量依附于自己,为战后英国在中东的控制权谋利益。与此同时,以魏兹曼为代表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也在积极游说。1917年11月2日《贝尔福宣言》发表,宣言指出:“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犹太人认为《贝尔福宣言》是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家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一直把它视为阿拉伯民族灾难的根源。

——摘编自潘光、于建华、王健《犹太民族复兴之路》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尔福宣言》发表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贝尔福宣言》产生的影响。

 

(1)背景:锡安主义运动的兴起;英国基于“一战”战局的战略考量;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外交努力。 (2)影响: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国提供了依据;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冲突的祸根。 【解析】(1)从材料“犹太人兴起了锡安主义运动”“既能结好在美苏两国根基颇深的犹太人力量,又可让犹太复国主义这支背景深厚的政治力量依附于自己,为战后英国在中东的控制权谋利益”“以魏兹曼为代表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也在积极游说”中可以分析答案。 (2)从材料“《贝尔福宣言》是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家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一直把它视为阿拉伯民族灾难的根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眸】

材料:曹操募民大规模屯田于许昌一带,其屯田收租之法是,将官田出租给佃户。如佃户用官牛耕田,政府分六成,佃户分四成;如自持私牛,则政府与佃户各分五成。曹魏在每一州郡设置田官进行管理。据载,曹操要在邺城建造宮室,命并州刺史梁习从上党供应木材,梁习便请求“置屯田都尉二人,领客六百夫”,以耕种获粟,将所得作为准备供应木材的費用。《三国志》说:“魏式之初,岁有千万斛,以冲兵戎之用。”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概括曹魏屯田收租之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曹魏屯田收租之法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立国以来能源消费历史趋势图(1776—2012年)

数据来源:美国能源信息署

根据上图并运用所学知识,提取出一个关于美国能源消费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论据准确、逻辑严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惯以文化为优先认同单位的古代士大夫,对明清之际天崩地陷式的巨变实在难以接受。在他们看来,王朝的覆灭便等同于文明的灭绝。在这种痛苦感情的刺激下,以“华夷之分”提炼出来的民族主义,在当时的士人群体中颇具号召力。可当亡国的刻骨铭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当满清皇权依靠文化的普世主义确立自己合法性的时候,这种激烈的民族主义也随之瓦解。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

材料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过去”与“现在”不断交互和彼此制约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并于甲午后初步形成的。为救亡图存,维新派主张“满汉平等”,“合举国之民心”;立宪派主张“合族救国”;民国后,孙中山将“驱除鞑虏”转变为“民族平等,五族共和”,“使世界强国不敢轻视中国”。晚清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流动局面。但剖析各种思潮。不难发现民族主义贯穿其中。

——摘编自俞祖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类型及主导价值》等

(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明清之际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区别。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特点,说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对民主革命与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国际企业管理学会主席阿兰·鲁格曼断言:“虽然存在着一些推动全球化的经济力量,但是更存在着极强的文化和政治壁垒……对于大多数(跨国公司的)其他生产部门和所有的服务业而言,区域化比全球化的意义更大。三极区域(美、欧、日)以异质性而不是同质性为特征。”该学者意在指出

A. 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并行不悖

B. 文化差异是多极化的主因

C. 跨国公司推动区域化集团发展

D. 经济全球化难以真正实现

 

查看答案

尼克松为改善中美关系,决定放宽对华贸易管制,农业部认为这是增益本国农业的大好机会;财政部认为此举有助于从中国大量获取原材料:而国防部则表示不满,认为出口的一些商品“可能会被中国用作军事或更大的战略用途”。这说明美国对华政策

A. 促进中美关系改善

B. 体现不同集团妥协

C. 彻底摆脱冷战思维

D.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