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代的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

唐代的科举考试并不严格,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

A. 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

B. 主要受制于门阀

C. 未得到平民的认可

D. 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D 【解析】从材料来看,唐代的科举考试还受到“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之前选官用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的标准就是“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因此可以看出唐代的选官制度有前代的影子,所以D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主要”二字上,材料是说“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也就是说考卷依旧是主要的参考内容。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A选项说法错误,考试结果还受到考卷情况的影响,不是完全由名望决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

A. 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因齐自称为齐威王    B. 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

C. 秦穆公加征鱼盐税收    D.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查看答案

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查看答案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材料出自

A.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 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九二共识

D.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盛宣怀(1844-1916年),江苏常州人。1872年,进入北洋通商大臣之洋务幕府,直接参与洋务事业。盛宣怀曾多次表达其对维护中国实业利权的见解。他认为经办洋务企业的基本思想是保中国之权,争洋商之利。如果再修条约,“宜援各国力,力争权利。“为防止洋商侵占利权,他进而提出税厘价格保护的主张。此外,盛宣怀还形成了“商办”的观点,极力提倡召集商股,“商本商办。摒弃一切官气”。而且在用人方面更是明确规定“不得徇情滥用”,虽延请洋匠,但“培养新式人才须立足于自己培养”。在这样的认识之下,盛宣怀与各种力量之间进行斗争,求和与妥协,通过争取外部政策保护、强化内部管理、培养人才等全方面的措施,来维护商情、商民、工厂的权益和发展,被誉为“晚清企业界一代领袖”。

——摘编自王尔敏《盛宣怀与中国实业利权之维护》等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维护实业利权的主张。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盛宣怀维护实业利权活动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世纪末,犹太人兴起了锡安主义运动,提倡建立犹太人的民族国家。“一战”后期,战局陷入僵持状态,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意识到锡安主义者在各国的广泛影响,都希望得到该运动的帮助。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外交大臣贝尔福一方面都较为同情锡安主义运动,另一方面考虑到既能结好在美苏两国根基颇深的犹太人力量,又可让犹太复国主义这支背景深厚的政治力量依附于自己,为战后英国在中东的控制权谋利益。与此同时,以魏兹曼为代表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也在积极游说。1917年11月2日《贝尔福宣言》发表,宣言指出:“英王陛下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尽最大努力促其实现;但应明确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损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犹太人的公民权利和宗教权利,或者损害其他国家犹太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犹太人认为《贝尔福宣言》是建立独立的犹太国家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而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一直把它视为阿拉伯民族灾难的根源。

——摘编自潘光、于建华、王健《犹太民族复兴之路》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贝尔福宣言》发表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贝尔福宣言》产生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