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说明唐代三省制
A. 对皇权形成了一定制约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D. 政事堂权力膨胀
乾隆时期显赫一时的巨贪和坤在乾隆帝逝世五天后就被嘉庆帝下谕宣布革职、下狱、抄家,还被列出二十条大罪,其中第十三条称:“昨将和坤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上述材料反映了
A. 专制主义皇权加强
B. 皇权的独尊、至高无上
C. 封建制度的腐朽
D. 嘉庆帝励精图治和整肃纲纪
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 分封制奠定了地缘政治基础
B. 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疆域领土
C. 分封制保证了周统治的成功
D. 分封制强化了血缘宗法关系
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写道:“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在此作者赞赏的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秦设置御史大夫,协助丞相处理朝政
B、御史大夫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C、御史大夫管百官奏章,掌图籍秘书等
D、御史大夫是监察机构的最高长官
某次战役中,八路军总部按照军委指示,立即指挥所属各部,首先“在敌人的后方,特别是在其主要联络线上积极行动起来,断其交通,绝其供给……减少对正面战斗的威力”,这迫使日军不得不从前线或后方抽调相当数量的部队,维护其交通线,有效地分散了敌人正面作战的攻击力量。关于这次战役说法正确的是
A. 是针对日军对根据地“扫荡”、“蚕食”和“清乡”的有力回击
B. 与第一次国共合作一样,国共两党的军队进行了很好的合作
C. 该战役属于太原会战的组成部分
D. 爆发于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