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十)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十)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十一)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这表明中国国民党

A. 联合工农阶级,壮大革命力量

B. 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

C. 领导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

D. 着手发展经济,建立经济基础

 

A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十)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十一)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可知,此时的国民党意欲联合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实现阵营的大团结,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土地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所提及的仅仅是国内的民生状况而并未有对外部帝国主义的反对,故C项错误;国民党“一大”召开之际,其还不是全国性的执政党,不可能是发展民族经济和建立经济基础,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从精英革命转向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最早的是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C. 北伐战争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B. 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D. 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查看答案

在晚清青年一代的阅读目录中,立宪机关报与革命机关报一起出现是很常见的事。胡适指出二十世纪初年梁启超先生“虽不曾明白提倡种族革命,却在一班少年人的脑海里种下了不少革命种子”。材料反映了当时青年

A. 认清了立宪与革命的本质不同

B. 积极宣传各地各类报刊信息

C. 通过立宪宣传形成了革命思想

D. 并未将立宪与革命绝对对立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1913年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平均每10人就有一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表明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民主政治体制保障了言论自由

C. 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D.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

 

查看答案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近代军阀的跋扈,看似扰乱了中国好几十年,然这一班并无大略,至少是思想落伍,不失现代潮流的人,在今日的情势之下,复何能为?而在今日,国内即无问题之后,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吕思勉意在强调

A. 思想落后是军阀混战的根源

B. 中国自存之理在于打退侵略

C. 当时中国内部已实现合作

D. 中国革命的前途在内不在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