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发表的《武装暴动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儿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成全国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所以客观上革命斗争的形势,也就形成各省农民暴动此起彼落,比较散乱而不相呼应的暴动。”对此分析最准确的是
A. 中共坚持走城市工人暴动的革命道路
B. 这实际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雏形
C.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已经成为中共党内的共识
D. 中共已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十)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十一)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这表明中国国民党
A. 联合工农阶级,壮大革命力量
B. 开展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
C. 领导民主革命,推翻帝国主义
D. 着手发展经济,建立经济基础
中国最早革命的主体力量是海外的留学生群体,还有一部分海外华侨和会党。与当时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更谈不上“主义”深入底层老百姓的问题。中国革命从“精英革命”转向开始重视深入民众的“平民革命”,最早的是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革命道路开辟
C. 北伐战争 D. 辛亥革命
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 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B. 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D. 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在晚清青年一代的阅读目录中,立宪机关报与革命机关报一起出现是很常见的事。胡适指出二十世纪初年梁启超先生“虽不曾明白提倡种族革命,却在一班少年人的脑海里种下了不少革命种子”。材料反映了当时青年
A. 认清了立宪与革命的本质不同
B. 积极宣传各地各类报刊信息
C. 通过立宪宣传形成了革命思想
D. 并未将立宪与革命绝对对立
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1913年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平均每10人就有一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表明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民主政治体制保障了言论自由
C. 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D.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