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下表所示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间 | 货物名称及输出国 | 价值(银元) | 提示说明 |
1781~1790年 | 中国茶叶 | 9600多万 | 每年从英国流入中国几百万银元 |
1781~1793年 | 英国呢绒等 | 1600多万 | 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六分之一 |
A.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瓦解 B. 茶叶是中英贸易中唯一大宗商品
C. 中国处于中英贸易中的顺差地位 D. 英国商品质劣无法打开中国市场
2007年热播的电视剧《大染坊》主题曲《把感动留在人间》唱道:“总以为泪水早已擦干……总以为彩虹就在眼前,我却在风雨中越走越远,这一场荣华富贵好心酸,这一场锦绣年华欲说无言……”该剧讲述了主人公陈寿亭在20世纪初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再到破产的历程。若要改变陈寿亭“心酸”“无言”的命运,关键是( )
A. 引进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解决技术落后问题
B. 大量吸收外资、民间资本解决资金少、规模小、竞争力低下问题
C. 成立营销团队,扩大运销范围,解决市场狭小问题
D.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是
①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②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③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④为民主主义革命准备阶级基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洋务企业
B. 民族资本企业
C. 外国资本企业
D. 官僚资本企业
据统计:1922年全国华商纱厂的纱锭数量大约38%集中在上海,14%集中在天津,10%集中在武汉,广大内地所占比例极少。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资本受外国资本压制的程度不同
B.社会自然条件的制约
C.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同
D.民众接受西方思想程度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