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新成立的团体约682个,其中,政党类型的团体312个,京、沪两地占了一半以上。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有的党又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有些人今天此党明天彼党,飘忽不定;有些人为捞取实利,又身跨数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1)社会现象: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社会时尚崇洋。原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及社会思想、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国人介绍西方文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发展。 (2)政治局面: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民主共和成为潮流。 (3)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曲折(或进一步)发展。政治上:民主共和成为主要潮流;政党政治活跃。思想文化:西方文化及习俗传入中国并逐渐被民众接受。 【解析】(1)由材料一中的“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即可得出答案。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中西之间的交流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回答即可得出出现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2)从材料中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根据材料二中的“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就可以得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民主共和成为潮流,人们对于民主共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和归纳能力。发展趋势:材料一提供的是社会生活和习俗方面的趋势,后边的几个材料主要提供的是政治方面的发展趋势,再结合所学将经济方面的趋势写上就可以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服饰和娱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近现代中国服饰和娱乐也在发生着改变,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2年3月5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满虏窃国,易吾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缁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材料二受当时强劲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呈现出学习借鉴苏联服装的趋势。在当时,服装除了最基本的功能外,更承载着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营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政治使命。苏联服装成为思想进步、追求革命的象征,主导着当时人们的服饰取向与选择。列宁装、依照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克服”、根据苏联款式仿制的各种“布拉吉(连衣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闪耀在民众服装中的亮丽风景。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社会服饰变革的主要因素。

(2)历史学者冯尔康先生曾说:“冠服、发型的形成同人们的政治意识紧密联系。”因此,在特定历史时期,相对应的服饰就成为特定的政治符号。请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时期有人作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倡导婚姻自由    B. 易服、废止缠足

C. 全盘西化    D. 反清革命

 

查看答案

服饰是一种文化,它具备多元性和发展性。下图是近代经过改良的旗袍。最早与旗袍名称相关的民族是

A. 汉族

B. 蒙古族

C. 回族

D. 满族

 

查看答案

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社会习俗开始出现于

A. 明末清初

B. 清末民初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查看答案

如图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 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 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D. 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