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又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下列选项能表明其“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的是( )
A. 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扩大地方权力
B.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摆脱个人崇拜泥淖
C. 推行“新经济体制”,企业获得独立自主地位
D. 推行“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198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改革之初提出:国家将加大对机器制造业投资,达到“成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五年内赶上美国”。他的改革 ( )
A. 针对苏联经济停滞对症下药
B. 开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先声
C. 未认清苏联经济问题的实质
D. 借鉴中国的“大跃进”运动
1982年,《世界经济导报》这样评价一位刚去世的苏联领导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A.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B. 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C. 取消余粮收集制,征收粮食税
D. 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结束了各种莽撞、轻率的改革尝试所带来的混乱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代是苏联充满动荡的历史上一个少有的、非常“稳定”、祥和的时代,其间没有发生过任何值得一提的社会动乱。然而,就是这个表面繁荣的时代,隐含了种种危机,积累了无数矛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进行莽撞、轻率改革尝试的是勃列日涅夫
B. 这是一个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的时代
C. 各种危机和无数矛盾的根源是长期的个人崇拜
D. 这个时代结束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的影响在于
A. 使苏联逐渐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 为后来苏联的解体埋下伏笔
C. 大大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D. 激发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的重大研究成果。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恩格斯所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涵义,简述休现在马克思身上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