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时代,能支配自然变化和人类祸福的超自然能力被称为“帝”,因此占卜、祭祀和巫术活动盛行。周代以来,对天的认识开始强调道德意识,“敬德保民”的思想和礼乐制度使西周从“神本”文化逐渐转为“人本”文化。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宗教观念趋于淡化
B. 民本思想得到推广
C. 理性意识有所增强
D.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战国民间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财产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而宋开宝元年颁布诏令:“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两年后又诏:“诱人子弟析家产者令所在擒捕流配。”最后升级为“父母在而别财异居者论死”,并正式收入《宋律》。这反映出宋朝
A. 司法制度逐渐严苛
B. 土地关系流转加快
C. 理学思想深入人心
D. 宗法平民化的倾向
在档案文献的编纂与传承之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神鬼之事,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据此转变可推断
A. 周代逐渐步入信史时代
B. 文字书写趋于简化与规范
C. 神权和王权进一步结合
D. 对人的社会实践更为尊重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宗法制
A. 成为法律制度规范的源头
B. 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
C. 加强中央地方的政治联系
D. 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廷尉公训约》记载:“吾族务要恪守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自足见重于世矣。”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
A. 灌输儒家伦理道德
B. 维护家族团结和睦
C. 稳定专制统治秩序
D. 强化家国一体观念
有关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制,学术界有多种讨论和争议。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他的这段话主要强调了:
A. 嫡长子继承制的本质特点
B. 嫡长子继承制的由来
C. 嫡长子继承制存在的合理性
D. 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