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 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B. 完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过程
C. 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
D. 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民间有祭祀灶神的习俗。郑玄注《礼记·记法》有云:“(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人们祭灶神时,往往在灶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下对祭灶习俗的文化内涵理解错误的是
A. 灶神也是人,他几乎天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B. 灶神更是神,他守护一家的平安
C. 灶神是信使,他行走于天地神人之间
D. 灶神是上天的告密者,统治者的传声筒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
A. 中央集权意识
B. 孝敬父母
C. 家国同构观念
D. 安土重迁理念
西周时的贵族普遍有着多妻的习惯,他们的婚姻,大体避循着一个戒条,便是“同姓不婚”。贵族遵循此戒条
A. 不利于周文化的传播
B. 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原则
C. 是为了维持宗法次序
D. 形成了重男轻女的观念
在中国古代,宗族有一套宗规,往往与儒家的道德教条相对应。宗规还警戒一些越轨行为,一些严重触犯宗规的行为将在宗祠内当全体族人之面公开处置。虽然这种处置是非法的,但官府却很少干预宗族的判决。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A. 宗族是基层的行政组织
B. 社会管理借助于人伦秩序
C. 政府失去了对社会的控制
D. 宗规族律凌驾于法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