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 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 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秦皇、汉武、宋祖均被认为是比较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因为他们都( )
A. 重视儒家思想 B. 大力发展工商业
C. 提高丞相地位 D. 强化中央集权
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据此,恩格斯认为( )
A. 战争是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
B. 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
C. 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
D. 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这是理论与实际一致的一种新制度。”这种“新制度”的意义之一是
A. 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B. 使人民进入了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C. 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
D. 巩固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
1912年2月12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 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 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 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 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