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 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B. 农业生产地位降低
C. 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D.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关于古代统治者“抑商”的理由,《吕氏春秋·上农》中有言“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下列不属于材料观点的是
A.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争夺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
B.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会使得民众淡化乡土观念
C.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增加政府管理人民的难度
D. 民营工商业的发展将会冲击法律和道德体系
明代手工业者一律编入匠籍,隶属于官府,世代相袭,实行轮班或住坐为国家服役。(明)嘉靖四十年(1562)起,轮班匠一律征银,政府则以银雇工。清政府决定废除这一制度,“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匠籍的这些变化
A.客观上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B.根本原因是工匠的反抗斗争
C.反映了明清时期手工业走向衰落
D.说明了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宋代军需物资的运输改变了过去或靠徭役、或考军队自己解决的方式,交给商人转运。商人只需将粮草送到军队指定的地点,得到的报酬是官卖商品茶、盐、铁、香等的经营许可证。这反映
A. 商人成为采办供应军需物资的主体
B.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政府政策的调整
C. 政府依靠商人解决军需物资的供应
D. 政府因军事需要放弃商品官营政策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
A. 私营手工业
B. 官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
明代《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一商人在县城入厕时,“偶然官府在街上过”。吓得他“心慌起身”逃走,竟把装银子的袋子遗忘在厕所。为何官员隔墙路过就将一个本分的商人吓得魂飞魄散?《拍案惊奇》总结了这一社会通则:“那富的人,怕的是见官。”( )
A. 农本思想根深蒂固 B. 明代商业发展迅速
C. 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D. 专制统治严重压制了商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