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3)题。 材料一: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

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3)题。

材料一: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所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凡两年轮耕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俘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1)把北魏均田令中鼓励农耕的措施概况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2)分析说明北魏均田令中奴婢、耕牛受田与鲜卑贵族封建化的关系。

(3)指出北魏均田制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能否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并说明理由。

 

(1)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授田;农民、奴婢、官吏均授田;耕牛授田;因轮耕而加倍授田;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可任意垦荒;鼓励地少人多之处的农民迁移垦荒。  (2)鲜卑贵族拥有较多奴婢和耕牛,可以通过均田令中奴婢、耕牛授田的规定获得大量露田的使用权、桑田的所有权,进而转化为封建地主,加速封建化进程。  (3)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可按劳动力的多少得到土地,北魏政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和占有权。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和比较概括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凡两年轮耕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耕一次的加两倍;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暮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俘郡”提炼即可。第(2)问 ,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根据均田的具体规定,鲜卑贵族拥有较多奴婢和耕牛,可以通过均田今中奴婢、耕牛受田的规定获得大量露田的使用权、桑田的所有权,进而转化为封建地主;第(3)问,联系均田制的要求可知,均田制的推行对于土地兼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为无地少地的农民可按劳动力的多少得到土地,北魏政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和占有权。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4年日本驻华公使说:“目前世界危机势必迫使我国政府采取影响深远的行动。当珠宝店着火的时候,要保证珠宝店附近的人不去拿几个珠宝是办不到的。”

材料二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政府代表之一顾维钧说:“中国应该在和会上理直气壮地提出山东问题。不能对英、法抱太大的希望,真正可以指望的只有美国的支持。”

材料三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就是要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廿四日的换文于后,英法等国与日本所订的条约又有维持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义务。在这种情形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世界危机”指的是什么?“影响深远的行动”的目标是什么?

(2)材料二中顾维钧“理直气壮”的理由是什么?他的话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什么心态?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巴黎和会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权益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关于梭伦改革的材料,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托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梭伦改革后雅典公民的四个等级

梭伦调节社会矛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采取了怎样的改革措施?就梭伦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并赋予不同权利的做法作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科学革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

A. 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 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C. 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 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西欧的宗教改革中英国的宗教改革最具有独特之处,最独特的表现是(  )

A. 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B. 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C. 最激进,符合资产阶级利益

D. 依靠王权自上而下发动

 

查看答案

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 电力机车    D. 汽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