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活动和文化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已经确定的。但是,在学术问题上,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认,他仍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评论围绕的主题是
A. “双百”方针的实施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 “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 “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 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 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篇文章( )
A.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
B.是反右斗争中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批判
C.是社会主义改造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红学”研究的领导地位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即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②学者于宪法范围内在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创作、批评、辩论的自由③实施过程历经曲折④与二千多年前“百家争鸣”的背景相似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摘自《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讨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参加者有商人、贵族和市议员等。英王特许其经营自好望角至麦哲伦海峡间广大地区的贸易,其他英国商人未经批准不得在此地区贸易,违者受罚。作为贸易股份公司的东印度公司,建立了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在18世纪,其贸易规模远远超过任何别的国家的公司。到1762年英国政府通过特许状授于公司许多权利;制訂法律来约束公司职员,对违犯者可处以罚款、监禁以至死刑;建立市政府和法院,有权任命官员;可建立军队;铸造印度货币,在印度使用;对非基督教民族的宣战媾和权利;处理战争所得领土的权利,包括交还、占有及其它处置。
——林承节《英国东印度公司怎样从商人组织转变为XXXX》
材料二1757年后行商制度只在一口通商的广州继续实行,承充行商的必须是“身家殷实之人”,经地方官核准后发给“行贴”。行商的主要职能:一是为外商垫付海关税银,然后在外商购置货物时一并扣清;二是为外商代购代销进出口商货,所有大宗商品都由行商垄断经营;三是行商代表官方办理外商的各种事宜,外商的要求和书信由行商向官府传递;四是负有监督外商之责,史载“行商防止商馆的洋人在居住及外出时不遵守《管理夷商办法》,监视洋人游览时遵守八项规章中所列有关事项。”由于清廷对外实行低税制、减税和免税等优惠,以及管理的不断松弛和软弱无力,为外商在华贸易大开了方便之门。
——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4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清朝行商制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历史背景,简评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清朝行商制度的不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