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10年7月30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逝世。1957年钱伟长在《人民日报...

2010年7月30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逝世。1957年钱伟长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的文章,对清华大学的教学思想提出了不同意见,与清华园内外的潮流相背,引发了一场历时三个月的大辩论。清华报刊连篇累牍地刊登批判钱伟长的文章,并最终把他打成了“右派”。“批判钱伟长”在当时违背了。

A. “百花齐放”方针

B. “百家争鸣”方针

C.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D.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

 

B 【解析】结合所学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强调在学术领域百家争鸣,即在科学研究领域允许有独立思考和辩论批评发表意见的自由,而对钱伟长的批判,违背了百家争鸣的方针,故B项正确;A项是指文艺领域,排除;D项包含在B项之中;D项是蔡元培提出的,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6年7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活动和文化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已经确定的。但是,在学术问题上,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认,他仍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一评论围绕的主题是

A. “双百”方针的实施

B.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查看答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A. “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 “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 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 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查看答案

1954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走什么样的路?——再评俞平伯先生关于“红楼梦”研究的错误观点》,文章指出“新红学”的实质就在于它是士大夫阶级意识和买办思想的混血儿,是反动的实验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具体表现。这篇文章(  )

A.体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

B.是反右斗争中对资产阶级右派的批判

C.是社会主义改造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

D.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红学”研究的领导地位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即在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在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②学者于宪法范围内在学术上有独立思考、创作、批评、辩论的自由实施过程历经曲折与二千多年前百家争鸣的背景相似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金融学专家陈志武教授曾提出一个命题:“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他指出:当前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中认为:“西方的兴起靠的是掠夺,然后才有金融的发达,科技的进步,才有今天的现代化,即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然而陈志武教授坚决予以否定并论证两点:一是在16世纪西班牙从美洲掠夺金银之前,西欧商业银行的发达程度已经非常高,足以解决跨国贸易支付问题。二是如果西方的兴起或者崛起靠的是掠夺,为什么成吉思汗的蒙古掠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为什么最早征服美洲大陆并从拉美掠夺了大量金银的西班牙从17世纪就开始没落?为什么藏在地下的石油资源没有让当今的中东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如果掠夺在先,发展在后的观点成立的话,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方面的发展,也没有认识到古希腊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这些发展给西欧以超前的制度和崛起的实力。

——摘自《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

评材料中关于“掠夺”与“西方崛起”关系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讨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