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 ,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

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 ,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二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180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

(2)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

 

(1)现象: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读书;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2)观点一: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 论据: 农业: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商业: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 观点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论据: 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 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 商业:商业资本积累不足(商人大多用财富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海外市场拓展不够(海禁等政策使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 【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可以得出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参加科举;根据材料“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可得出供应子女读书。第二小问注意题干给的是“经济政策因素”,所以,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出“重农抑商”。 (2)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解答本题,首先要从材料中概括出材料二中“悖论”的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史实,来说明材料中的观点即可。从材料中可以解读出观点一: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观点二:中国传统经济是停滞的,然后根据此时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相关史实,来解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需借鉴历史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极其恶劣的居住环境,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日益严峻的河流污染,这些对英国社会造成持久而深远的危害。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除了受工业化时期的技术制约以外,还与当时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漠视态度以及“自由放任”的工业化模式有关。

——刘金源《工业化时期英国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材料二、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人阶级的这些要求中,实际上也包括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在1842年发表了调查报告《英国劳动人口卫生状况》,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三、下图显示了工业化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注: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末,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是工业化起飞阶段;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20世纪末至今,是信息化阶段。)

(1)英国在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据材料一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摘编自黄梅戏《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织业。织文曰“缎”,方空曰“纱”。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缎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以车纺丝者曰“车匠”,立濂溪桥。什佰为伍,延颈而望,如流民相聚,粥后俱各散归,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676引《苏州府志》

材料三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

——【清】黄遵宪《番客篇》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怎样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匠”与“主”之间的关系怎样?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关系”发展缓慢的政策原因。

(3)材料三黄遵宪诗中所说的“大错”指什么?从历史的角度看,它“错”在哪里?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市人口统计表

时期

农村人口数

城市人口数

16世纪

337.5

112.5

19世纪前期

400万左右

900万左右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出现什么趋势?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2)根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经曲折(如图2),导致图中两次发展低谷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

C.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D.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

A. 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资本的积累

B. 有利于催生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自由劳动力的增加

C. 使自然经济逐步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所取代

D. 使中国赶上并很快融入到世界经济的大潮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