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北宋某时期赋税变化表,据此可知
A. 此时期北宋农业生产有减弱趋势
B. 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C. 非农业税逐渐超过农业税表明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D. 此时期农业不再占据主导地位
据刘响《旧唐书》记载:(元和十三年,户部侍郎、判度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甫镈)以巧媚自固,奏减内外官俸钱以赡国用。敕下,给事中崔祐封还诏书,其事方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给事中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皇权的制约
B. 给事中有审议权
C. 给事中有否决权
D. 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
周朝建立,大肆分封。如封功臣姜尚于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封颛顼后代熊绎于楚,都丹阳(今河南淅川县);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推动了西周政治的稳定与巩固
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
材料二(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
——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邓小平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及其结果。
(2)材料二反映了恢复高考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95年,党中央分析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进程,并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材料二日本1952~1961年经济增长模式为:经济增长(100%)=劳动增长、资本增长(33.4%)+科学技术(66.6%)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述教育、科技、经济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说明了什么?
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重要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教育的全方位改革,中国教育发展迈入一个新台阶。
——历史风云网
(1)据材料一,概括回答19世纪60年代起的新式学堂与清代书院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措施。